4月12-13日,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统计学“101计划”教材建设推进会在江西景德镇举行。本次推进会由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统计学“101计划”(以下简称统计学“101计划”)专家组主办,江西财经大学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清华大学(牵头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16所统计学“101计划”参与高校代表,80余位海内外知名统计学者参加会议。

统计学“101计划”牵头专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在AI与数据驱动的新时代,统计学作为支撑理工农医领域方法论的核心学科,正面临学科边界模糊化的挑战。编写高质量教材是吸引优秀人才、夯实学科根基的关键举措,不仅关乎统计学科的发展,更是为学科未来数十年发展奠定基础。陈院士呼吁编写团队以“打造传世经典”为目标,力争11月出版系列教材,集中精力提升教材质量,共同完成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教材编纂工程。

▲统计学“101计划”牵头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陈松蹊致辞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邸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表示,统计学纳入国家基础学科“101计划”并获批设立拔尖人才基地,是对学科战略地位的充分肯定,更需以高质量教材建设回应时代需求。面对AI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邸伟提出教材建设需紧扣三大维度:夯实统计方法论根基,融入数据伦理等前沿议题,重构契合实际需求的知识体系。邸伟表示,国家统计局教育培训中心将持续支持学科建设,与学界携手打造“101计划”精品教材,为统计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阳化冰在致辞中指出,人才培养战略报告与课程体系白皮书完成定稿,学科顶层设计基本成型。他强调,本轮教改紧扣《教育强国纲要》“四位一体”改革目标,未来将聚焦数字赋能和资源协同,为统计学教材注入模块化课程图谱、AI教研工具等新要素。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耀彬在开幕式上致辞,诚挚欢迎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他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正加速重塑学科生态,而教材建设是变局中锚定人才培养确定性的核心工程。他指出,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科作为江西省首个入选统计学“101计划”的优势学科,将开放教学资源库,以国家大数据战略为导向,创新“思政+前沿”育人模式,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统计学人才,与全国高校共筑中国特色统计学教育体系,以学科强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耀彬致辞
开幕式由平卫英教授主持。平卫英向与会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指导与支持表达感谢。
开幕式结束后,23支核心教材编写团队分设双会场并行开展专题研讨,系统汇报阶段性成果。统计学“101计划”核心教材牵头专家现场展示教材样章,解析框架设计与内容创新点,并逐项说明后续章节攻关路径及标准化编审流程。统计学“101计划”工作组联合核心教材指导专家组开展定向把脉,围绕知识体系架构优化、前沿技术融合度提升、教学适用性校准等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教材编纂提供战略指导和实践支持。
总结会由南开大学教授、统计学“101计划”教材建设工作组组长王兆军主持。核心教材指导专家组系统总结了23个编写团队的工作进展,充分肯定各团队在教材框架创新、理论实践融合等方面取得的突破。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张晓丽详细介绍了教材出版流程,涵盖意识形态审核、科学内容审查及地图数据合规审查,确保教材在政治性、学术性和规范性方面均符合要求。
会议最后,统计学“101计划”课程与师资建设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房祥忠教授部署了下阶段重点任务,努力建设超一流统计学本科课程,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转型。